www.xfrwhyjw.com

打造全球最权威的“冼夫人文化研究”政府网

建设全球最全面的“冼夫人文化资料库”

8

冼夫人如何打破性别桎梏成就千年伟业? ——冼夫人威震岭南名垂千古的历史背景

日期:2025-09-25     来源:茂名社科公众号    作者:郑显国
分享到:
部落人“楼居山险,不肯宾服”(《南齐书》卷十四),从而引起朝廷的不满,朝廷便对俚僚等族进行武力镇压。从刘宋到梁代都对俚僚进行征剿。梁代,冼夫人七岁时就随父兄指挥俚兵抵抗官军,战争使双方都死伤无数。梁朝最终也无法征服俚僚族人,只好放弃武力征讨,改换羁縻政策。南朝至隋唐的封建王朝为了息事绥边,使这些当时的多数民族顺服,而不得不利用“封官许爵”“树其酋长,使自镇抚”来笼络他们,“以蛮夷治蛮夷”的策略(《宋史·蛮夷》)间接统治俚僚地区。
   冼夫人成为首领后,深感战争的残酷。为了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她选择与朝廷合作的道路。每个朝代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利用冼夫人,都给予她显赫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尤以陈、隋两个朝代为最。在封建化的影响和朝廷羁縻政策的感召下,冼夫人多次协助朝廷平定叛乱,为朝廷统一岭南立下汗马功劳,为百姓安居乐业作出了贡献。如果没有这个羁縻政策,冼夫人要想建立这等辉煌的功勋是很困难的。
   三、冯冼联婚,为冼夫人走上国家政治舞台建功立业创造了条件
南朝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为了借助冼氏家族的势力扭转“他乡羁旅,号令不行”的被动局面,便请高州刺史及夫人说媒,为其任高凉太守的儿子冯宝聘冼夫人为妻,冼夫人高瞻远瞩,乐意接受这门婚事。这是一桩政治联婚,冯冼联婚后,岭南局势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冯融及其儿子冯宝借助冼家有部落十余万家的强大势力和冼夫人的崇高威望,扭转了“号令不行”的僵局,使政令畅行,极大增强了冯氏在俚僚族中的威信和号召力。对此,《广州人物志》卷二评论说:“融可以结人心者婚冼氏之力也。”
   其一,冯冼联婚保障了岭南社会的安定。冯冼联婚后,使冼夫人有机会参与朝政,她经常与冯宝一起参决词讼、处理公务。她以朝廷赋予的权力,充分发挥其军事、政治才能,协助朝廷分别平定侯景、李迁仕、欧阳纥、王仲宣之乱,并卫诏使裴矩巡抚诸州,平定岭南;受命招慰因番州总管赵讷贪虐而引发多有亡叛的诸俚僚,历十余州,所到之处,诸俚僚都纷纷归顺了朝廷,从而确保了岭南社会的安定。
   其二,冯冼联婚推动了俚僚社会文明进步。自从冯冼联婚后,冯氏父子介绍和引进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冼夫人亲自组织学习和推广汉族先进文化,教育俚僚人“从民礼”,以礼义化俗,经过努力,不久俚僚区域便出现了:“以礼义威信镇于俗,汲引文华,士相与为诗歌,蛮中化之,蕉荔之圩,弦诵日闻”(见清《广东通志》)的新气象。经过梁陈几十年的演化,俚僚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高州府部汇考三》“风俗”条载:“自隋唐之后渐袭华风,休明之化,沦洽于兹,椎跣变为冠裳,侏化为弦诵,才贤辈出,科甲蝉联,彬彬然垺于中土。”俚僚社会从此与汉族融为一体,结束了“刻木记事”“断发文身、椎髻跣足、巢居”的落后愚昧状态,步入了封建社会。明万历《高州府志》卷六“忠勋”论曰:“有高凉而无冼也者,则魁结跣足之俗未必解,辫发而袭冠裳也。”这有力证明,俚僚社会的巨变是冼夫人的功劳。
   其三,冯冼联婚促进了生产发展。冯冼联婚后,俚僚社会由于使用铁器农具和先进牛耕技术,生产力比以前的刀耕火种提高了许多。俚僚普遍从渔猎转为从事农业生产,至隋代,岭南地区俚僚人已“尽力农事”(《隋书·地理志》),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手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纺织业和制陶、制铜业相当发达,纺织品很多成为贡品,造船业也发展很快,从独木舟发展为制木船和大铜船。俚僚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变了过去的“朝乏暮饥”的穷困状况。




Copyright ©www.xfrwhyjw.com

“冼夫人文化研究”政府网

技术支持:致远世纪网络 后台管理